宋室南渡后的”崇苏热”与词学命运
靖康覆国,宋室南渡,宣告了”绍述”政治的结束和”党元祐”政治的开始,在”绍述”中惨遭禁锢的元祐党人苏轼及其文学,也随之获得了新生,并在高宗和孝宗两朝生发了奉之若狂的”崇苏热”.这一现象既属于政治的,又属于文学的.政治上是南渡后的”拨乱反正”.文学上则全面改变了词学命运,给宋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力,也孕育了”雅正”说词学理论体系.但由于该体系是”拨乱反正”的翻版,具有严重的政治偏见,阻碍了词向主体的多重性、功能的多样性和流变的多向性的发展之路.
宋室南渡、词学、政治偏见、拨乱反正、文学、艺术生命力、理论体系、多重性、多样性、多向性、苏轼、宋词、命运、流变、靖康、功能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