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体的文化功能与运行系统
唐宋词的原生状态与繁衍发展、功能与价值,不基于其文学性或时代心理的载体上,而是基于非文学的、形而下的社会文化活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唐宋词主要是宴乐风俗的一种载体,一种文学的和社交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世俗文化的品格,表现为十分明显的实用功能,具有融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和抒情功能于一体的功能结构.该功能结构的生成,依赖于以歌妓为中介、歌唱主体与创作主体相互驱动的运行系统,词体及其”别是一家”的体性特征也在这个系统中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但这个系统严重地限制了词的艺术肌体向多元化发展的空间,使词很难担负起传导时代脉搏、载负时代精神的职能.所以,苏轼尤其是南渡以后的词人,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拓宽词的境界,提高词的文化品格,给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唐宋词、文化功能、运行系统、功能结构、文学性、功能与价值、多元化发展、载体、原生状态、娱乐功能、文化品格、文化活动、抒情功能、适应时代、世俗文化、实用功能、时代心理、时代脉搏、时代精神、社交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