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文学与交际的文学
从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到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中出现的朦胧诗和意识流小说显示出叙述行为开始转向内省,使得原先那种”作者-读者”的直接联系瓦解了.到了90年代,精英文学变得越来越不适宜于读者进行审美的鉴赏而只能靠批评者的分析、阐释和争论.批评日益占据了文学活动的中心位置,作品的重要性也就随之减退,作品的重要性让位给了文学事件的重要性.批评活动从文本批评泛化为语境批评和大文化批评,从学术批评延伸到大众文化传播.泛化后批评的主要功能不再是研究和评价作品,更突出地表现为制造文学事件.以作品欣赏为中心的审美活动因此而变成了以事件传播为中心的社会交际活动.
阅读、学术批评、作品欣赏、文学事件、中心位置、意识流小说、叙述行为、文学活动、文学发展、文化批评、文化传播、文本批评、事件传播、审美、评价作品、批评活动、精英文学、交际活动、读者、批评者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