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与新诗之路的寻找——王钻清《诗性大时空——创文谈艺录》读后
王钻清先生著有一本谈诗的书(《诗性大时空——创文谈艺录》),让我写几句.我爱读诗,但很少谈诗.原因在于,诗不好谈,可说的太多,又太少.说太多,是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一部长长的诗史.新诗如果从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1921年郭沫若的《女神》出版开始,也有了百年的历史.并且新诗更新换代快,各领风骚三五年,到今天有了多少代了?很难计算,有各种说法.诗坛很热闹,诗人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然而,诗歌的发展,也有着一些困境.写诗的人不少,读诗的人却越来越少.在众声喧哗之中,似乎只有出一点新声、异声、怪声,才能引起注意.大家都在说话,声音互相淹没,这时,有人大嚷起来,怪叫一声,大哭大闹,或者做一点出人意料的事,就可能会赚一个回头率.诗坛的热闹与诗人的寂寞并存,这时,诗歌有人赞扬与有人批评,都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可引发围观.
2022-0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