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暴力”的叙事——解读《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
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作家中,余华是独树一帜的,他写作的独特意义并不仅体现在叙事文本语法的探讨上,在这一点上,马原、洪峰与之相比毫不逊色;也不是在描写对象的选择上,他后期的小说《活着》、《许二观卖血记》所体现出的对生命的承受力量,在其他作家那里也能找到替代者.然而在对"知识的暴力"分析这个问题上,在这一历史时期,余华是其他作家无法替代的.余华在作品中分析了知识如何以暴力的本质,对人构成了伤害.80年代前期的小说中,知识以神话面目出现,成为合法的意识形态符码.在对知识的崇拜与盲从中,人们不知不觉地臣服于权力.而余华1980年代后期的一些小说,则尖锐的指出了知识如何与权力合谋,制造暴力,对人的身体构成伤害.由此出发,余华暴露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瓦解了知识意识形态的神话功能.
一九八六
2013-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