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代
电阻
在电力系统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对电的属性研究已经在学术界开始了.物理学家们(也算是当时的电子爱好者)在用电池做实验时发现,不同金属有不能的导电性能,金、银、铜的导电性能最好.同时导线越长,其性能就越差.虽然发现了这一现象,可是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理,更别提通过数学方法计算了.科学和迷信的区别就在于,迷信可以轻而易举地相信,而科学需要"知其所以然".
不少伟大的物理学家开始研究电流在导体中流动的特性,其中就包括格奥尔格,西蒙·欧姆.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那一年),欧姆出生于德国埃尔朗根的一个锁匠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6岁就进入埃尔朗根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哲学.毕业后当了一名数学老师.从教之后,他一边教学,一边自学数学和在当时比较冷门的电学.1825年,欧姆终于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文中他研究了当电线长度增加时,电磁力随之减小的现象,并且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推导出了两者的数学关系.但我们知道,导线的长度并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是什么导致了电磁力的衰减.可以说,论文的发表使欧姆向这个本质问题迈出了一步.一年之后他又发表了两篇论文,他在论文中阐述了电传导的数学模型和表达式.
201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