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敦煌舞派"传承弘扬敦煌文化
"敦煌舞派"嬗递的认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甘肃省内舞蹈艺术家为主要代表,在深入研究敦煌壁画所展现的各种舞姿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其他舞种元素,继承创新性地形成了一个新风格和表演形式的舞蹈类型——敦煌舞.1979年,傅兆先就预言式地提出了关于"敦煌舞派"的概念:"通过舞剧《丝路花雨》的创演,我们看到了它既复兴又创建了一个既古老又新奇的舞蹈语言系统,那就是'敦煌乐舞学派',更准确地说,是开启了一个'敦煌舞学派'."同年,李承祥提出:"当我们评价《丝路花雨》这部舞剧时,我认为它的杰出贡献就在于使古代的敦煌舞蹈艺术得到了复兴,一种崭新的舞蹈流派由此而诞生."高金荣第一次见到敦煌飞天时敏锐地认识到:"一个独特的舞蹈流派即将在甘肃形成,而一个舞派不仅要有剧目,还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体系,舞蹈教材、培养人才、舞台剧目三者缺一不可."吴晓邦在《敦煌舞蹈》中指出:"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天,千姿百态.
2022-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