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你想让陶身体提供什么?
2017年11月3~4日,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的《8》《9》两部作品亮相于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从2008年建团伊始到2017年末,比起初创期的悄无声息,走过将近10年的陶身体已经成为欧美国家舞蹈学领域研究者在论及中国内地“中国当代舞蹈”时最典型的个案甚至是代名词.
这些年,陶身体剧场在人员规模、运营收入等方面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转变,而看上去始终未变的,除却其作品一以贯之的简约与冷静,就是观众对其评价的极端化现象.在2017年11月3日的演出现场,面对从始至终停留于地面进行脊椎运动的《8》和看似更近于某种结构即兴的《9》,相比少部分体悟到类似宗教仪式体验等赞扬之声,观众更多抱持了问询与质疑的姿态:“所以这就是舞蹈?一群人一直在地上蹭痒痒?”舞在哪?为什么趴在地上跳舞?这样枯燥而令人疲惫的重复到底是为了什么?《有身体、无剧场——看陶身体剧场作品<8><9>》《陶身体剧场<8><9>:真的不适合在大型剧场演出》等的发表,可谓将质疑声推向了高潮.实则,以上种种现象都在以无声的方式向我们发问:作为一个已经走过将近10年历程的中国民营现代舞团,相比在国际受到的持续关注与高度认可,为何陶身体在今天的中国依旧会受此诘问?作品《8》在上海演出时好比《春之祭》首演现场的混乱场景与今朝在国家大剧院的遭遇都共同导向了一个潜在问题:观众,你想让陶身体提供的到底是什么?
2018-03-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