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剧创作对文学作品的解构与再诠释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新中国打开了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大门,无论是世界著名芭蕾舞团各版本舞剧的演出,还是新创作的舞剧,都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上,拓宽了中国舞剧创作的想象空间.此时的中国舞剧在大胆的吸收与借鉴中,逐渐涉及对中外文学作品的解构与再诠释.例如,鲁迅的文学作品曾被为中央芭蕾舞团改编为四幕芭蕾舞剧《祝福》、被上海芭蕾舞团改编为独幕舞剧《魂》、《阿Q》以及被空军政治部歌舞团改编为独幕舞剧《伤逝》等;曹禺的文学作品曾被上海芭蕾舞团改编为同名舞剧《雷雨》、被北京舞蹈学院改编为《雷和雨》等;巴金的文学作品曾被北京舞蹈学院改编为同名舞剧《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也曾被中央芭蕾舞团改编为四幕舞剧《林黛玉》、被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改编为二幕舞剧《红楼梦》、被北京舞蹈学院改编为交响芭蕾舞剧《红楼幻想曲》以及被广州芭蕾舞团改编为现代芭蕾舞剧《阳光下的石头——梦红楼》等.
中国舞剧、舞剧创作、文学作品、再诠释
J723;I206.2;J0
2014-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