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6176.2017.04.013
关于"前三三,后三三"的公案略释
"前三三,后三三"的故事,来自唐朝中后期无著禅师朝礼五台山与文殊化身对答的传说.到北宋时期,由汾阳善昭、圆悟克勤等精心加工,成为传禅的机语,并因之成为禅宗最著名的公案.其所含意蕴,从理论上来说是大乘佛教如来藏本来面目大空性、大平等.因其含义丰富,语言表述独特,该公案广被文人墨客为主的社会人士青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平等、传心、文化
B946.5(佛教)
2017-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