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6176.2013.01.001
佛教对儒家道统观的影响——以韩愈和朱熹为中心
在佛教传入以前,儒家道统观本以“治”或“外王”为主,但注重“内圣”的佛教传入后,在其挑战与影响之下,儒家道统观转向“教”或“内圣”层面.韩愈的道统观是这一转向开端的标志.对于韩愈的道统观,学界多讨论其一线单传之传道形式源自佛教禅宗还是天台宗.不过,佛教所促成的上述转向才是更为根本的影响.沿着“教”或“内圣”的向度,朱熹的道统观进一步深入,以“十六字心传”作为道统观的主要内容,并以“存天理,灭人欲”对其予以诠释,最终在佛教的挑战之下,基本上挺立起儒家的主体性.
韩愈、朱子、道统、治、教、内圣、外王
B9(宗教)
2013-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