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5384.2013.09.018
村庄史(节选)
楔子
此刻,我就伫立在乡村故居的废墟上.
风,轻轻流过,无声无息.
曾经溢满欢笑、眼泪的故居,已荡然无存,是人去屋空,自然倒塌的.残存、起伏的熟土堆,灰黄,稍稍发黑,很像我的故乡,坑坑洼洼,叫吴家洼.但脚下的土地,尽管生了一窝窝芨芨草和干黄蒿,贴地爬着稀稀拉拉的狗舌头叶,明显却与不远处街巷的土地不一样,像发霉的面包,虚浮,发红,是使用过经了年月的熟土.院落已然倒塌多年,没有了样子,没有了人气,不要说人,狐鼠也懒得经过了,更不要说伫步,早年留下的鼠洞,口上挂满灰白的蛛丝,几乎封住了洞口,没有虫子爬过的痕迹.周围邻里还没有完全倒塌的房屋,东歪西斜,残喘,苟延,正步着我家老屋的后尘.用不了多久,也成一片荒芜的废墟了.就连对面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依然巍峨矗立的李家老宅,李氏后人一直自诩为我们李家大院,也是缺砖短瓦,灰落落的,没有一丝人气,更不用说名门望族的盛景了.仿佛低矮了许多,儿时心目中高大的形象,愈来愈遥远,愈来愈模糊.
村庄史
2014-0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