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511-4721.2017.02.011
孝的普适性与宗教性
孝是在子女对父母依恋和爱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道德意识.它不仅加强了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和爱慕这种自然情感,而且还强调子女赡养父母和实现父母的志愿的义务.这种对赡养和承志的强调使人类超越于动物对父母的本能性依恋,奠定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在自然状态中,“子女对自己的子女之爱”常常大于“子女对父母之爱”,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人为”平衡“自然”,使人类超越于动物之上.不仅如此,孝还通过祭祀祖先、养育子孙和“三不朽”,完成了个人对生死的超越.通过这些举措,个人的生命被深远地植根于过去,并通向未来,使个人通过基因的延续和对人类的贡献达到永生.可以 说,孝架起了神和人、宗教与伦理之间的桥梁,达到了生与死的统一,完成了佛教的轮回和基督教的天堂的功能.它具有养生送死,且使人乐生安死的功能,这可以说就是儒家孝道的宗教性.
儒家、孝、宗教性、终极关怀
B84;G44
山东大学青年团队项目“儒家视域中的妇女问题”IFYT1504
2017-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