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511-4721.2017.01.001
从道德的“抽象的继承”转向“创造的继承”--兼论诠释学视野中的文化传承问题
回顾以冯友兰为中心的关于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思想讨论,结合哲学诠释学的视野,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是从“批判的继承”转变为“创造的继承”。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诠释与应用实践”,达致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目的,使中国文化在保持认同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文化传承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只有通过创造性地继承和有继承地创造,才能在文化的发展中使文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得到统一。历史传承的文本在每一时代都面临新的问题、新的理解,而需要不断更新其意义。当代的文化继承,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训诂层次,而应使文本积极地向新时代开放,把文本的思想与我们自己的思想融合在一起,成为过去与现在的视界融合。当代的文化传承,不是把古典文本的意义固定化、单一化,而是让今人与历史文本进行创造性对话,对典籍文本作创造性诠释,对传统文本的普遍性内涵进行新的诠释和改造,以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的需求。
冯友兰、传统文化、传承、抽象意义、具体意义、文本、诠释学
B02;B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15MZD012的阶段性成果。
2017-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