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511-4721.2013.01.009
财政视角下的明代田赋折银征收——以《万历会计录》山西田赋资料为中心
16世纪,晚明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革,万历十年(1582)刊刻的《万历会计录》记录了这一变革的成果.其中田赋征收的起运存留和折银情况,为我们了解明代万历时期及之前的财政结构和演进,探讨财政视角下的田赋折银以及白银货币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丰富资料.以山西为例,从《万历会计录》可以看出:万历六年山西全省的田赋白银货币化程度已经达到了32%,这与嘉靖之前山西田赋折银的偶发性、随意性相比,显然有了进步.田赋以外,山西对其他各种徭役、商税、杂税也征收银两.此后,随着万历清丈,一条鞭法的普遍推行,白银货币化遂进一步深入,国家财政体系处于转型之中.在全球化开端之时,山西这一趋势,与当时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一致的.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也是不可阻挡的.
明代、山西、田赋折银、《万历会计录》、财政结构、白银货币化
G52;K24
2016-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