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553

织金洞钟乳石沉积物表面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和网络分析

引用
[背景]洞穴环境中蕴含丰富而独特的细菌资源,对洞穴环境中细菌的分离培养有助于了解洞穴细菌多样性及细菌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目的]利用不同培养基分离细菌,探究钟乳石表面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其种间互作关系.[方法]通过11种培养基对织金洞内钟乳石沉积物表面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在R软件下,通过Bipartite包分析可培养细菌属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从钟乳石沉积物表面共分离出206株细菌,它们隶属于4门25属45种,香农(Shannon)指数为4.78,辛普森(Simpson)指数为0.9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分别为样品中可培养细菌的优势门(47.09%)和优势属(29.61%).无机寡营养培养基有助于洞穴钟乳石沉积物细菌的分离.属水平-采样点网络分析表明,可培养细菌分布具有非随机、显著的嵌套性.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短杆菌属Brevi bacterium)在细菌群落中存在较多的有效合作值(Effective Partners)和亲密度(Closeness),被其他细菌所依赖程度(Species Strength)较高,是该群落中的重要组成类群.[结论]织金洞内钟乳石沉积物表面存在丰富的细菌资源,分析细菌类群在群落中的作用应结合细菌相对丰度和网络分析.

钟乳石、沉积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织金洞、网络分析、寡营养

48

Q93;S917.1;P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项目;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项目;NSFC-贵州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基金

2021-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514-152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微生物学通报

0253-2654

11-1996/Q

48

2021,48(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