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344/j.microbiol.china.180951
应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分析米曲霉Fus3与Ste12之间的蛋白互作
[背景]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在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fujikuroi)等微生物蛋白互作中的应用已有报道,但在工业菌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还未见应用.[目的]探究米曲霉中Fus3和Ste 12蛋白在生长发育中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在米曲霉活细胞中检测蛋白互作的方法,即BiFC体系.该系统可用于特异性、可视化米曲霉目标蛋白在活细胞中的定位,并且可以更加直观地探究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利用Multisite Gateway复杂载体构建技术,使用切开的绿色荧光蛋白,将荧光蛋白分子的两个片段N端和C端分别与米曲霉Fus3和Ste12蛋白融合,对获得的转化株进行荧光观察.通过BiFC系统检测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转化的米曲霉菌丝中观察到荧光,Fus3和Ste 12在米曲霉中存在相互作用.[结论]通过BiFC技术证实蛋白质Fus3和Ste12在无性繁殖菌株米曲霉体内发生互作,暗示它们通过互作可能参与除了有性生殖之外的其他细胞功能,并为米曲霉蛋白互作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米曲霉、双分子荧光互补、蛋白质相互作用
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107
2019-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6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