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344/j.microbiol.china.140784
肉鸭养殖过程中发酵床垫料菌群结构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究发酵床使用时间和肉鸭粪便微生物对发酵床垫料菌群结构、总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采集江苏某肉鸭发酵床养殖场内刚制作完成的发酵床垫料样品,及其饲养4批次、8批次后的垫料样品,同时采集各批次34日龄肉鸭粪便样品,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对发酵床使用过程中垫料菌群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0批次(D0)与4批次(D4)、8批次(D8)垫料菌群相似性分别为68.81%、70.82%,而4批次与8批次间垫料菌群的相似性则达81.93%,显著高于D4、D8与D0间相似性(P<0.05).条带6、8(最相似菌分别为Leqionella tunisiensis、Pedobacte bauzanensis)在3个时间点垫料菌群中均表现优势,且含量较为稳定;条带10(最相似菌为Rummeliibacillus suwonesis)仅在2个重复使用垫料菌群中表现优势;条带12、13(最相似菌分别是Psychrobacter sp.PRwf-1、Iamia majanohamensis)共同存在于垫料样和粪便样.肉鸭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4批次、8批次垫料中的数量(P<0.05),与0批次垫料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使用时间和肉鸭粪便微生物共同影响了发酵床垫料菌群结构和数量,菌群结构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趋于稳定.
发酵床、肉鸭、细菌种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
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372321;国家973计划项目No.2013CB127201
2015-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263-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