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344/j.microbiol.china.140518
T-RFLP分析厌氧真菌传代频率对共存产甲烷菌菌群的影响
[目的]建立瘤胃产甲烷菌T-RFLP多样性分析方法,并研究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液在不同时间传代对共存产甲烷菌菌群的影响.[方法]利用产甲烷菌mcrA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选择合适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内切,分析内切后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共培养液在不同传代频率时共存产甲烷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利用Msp Ⅰ内切酶分析发现,末端片段长度约为470 bp的产甲烷菌为共培养液中的优势甲烷菌,共培养液传代至第15代时,片段长度约为130 bp和200 bp的产甲烷菌也成为共培养中的优势菌株;比较发现,Taq Ⅰ能更好地内切共培养液中甲烷菌mcrA基因序列,瘤胃内容物及3d传代共培养液中产甲烷菌主要为末端片段长度约为70、100、200、270、300、330和470 bp的菌株,共培养液在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末端片段长度约为70、100、270和470 bp的产甲烷菌变化更为显著.Taq Ⅰ比较分析不同传代频率(3、5和7 d)对共培养液中产甲烷菌菌群结构的影响表明,3d传代的共培养液中产甲烷菌菌群与瘤胃内容物较为相似,而5d和7d传代的共培养液中产甲烷菌菌群间差异较小,但与瘤胃内容物差异较大,导致不同传代频率的共培养液中产甲烷菌菌群间显著差异的最主要菌株为末端片段长度约为100 bp的产甲烷菌,其次为末端片段长度约为70 bp和270 bp的产甲烷菌.[结论]利用建立的快速可行的瘤胃产甲烷菌T-RFLP方法分析表明,传代频率显著影响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液中产甲烷菌的菌群结构,3d传代共培养液内产甲烷菌菌群与瘤胃内容物更相似.
厌氧真菌、产甲烷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311017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KYZ201312
2015-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0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