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金荞麦和苦荞麦抗菌活性内生真菌的筛选及鉴定

引用
从药用植物金荞麦和苦荞麦的根、茎、叶、花中分离到62 株内生真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和绵腐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6 种微生物为指示菌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分离的内生真菌菌株KQH-01、KQH-02 和JQY-1 的发酵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确定菌株KQH-01 为炭角菌属(Xylaria sp.)真菌,菌株KQH-02 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菌株JQY-1 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金荞麦、苦荞麦、内生真菌、抑菌活性、分子鉴定

S5(农作物)

贵州省科技公关项目黔科合GY字2005 3028 号;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J 字2007 2048 号;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基金

2011-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0-7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微生物学通报

0253-2654

11-1996/Q

201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