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1605.2014.07.024
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江苏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制度障碍与现实问题<br> 江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突出。到2013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十连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户参加合作组织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均居全国前列。然而,对照“四化同步”目标,江苏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仍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瓶颈制约:<br> 高标准粮田比重不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强。江苏地处江南水乡,土地平整,具备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但是旱涝保收、适合机械化耕作、信息化管理、优质高产和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粮田比重不高。到2013年底建成的高标准粮田约2700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40%左右。另外,江苏农业设施化水平还不高,粮食主产区针对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产后干燥储藏设施、经济作物的商品化处理设施严重欠缺,无法优质优价。由于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水准较低,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体制机制、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投入、江苏、高标准、能力不强、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民收入增长、粮田、抗风险、信息化管理、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机械化耕作、制度障碍、优质优价、优质高产、现实问题、土地平整
F3 ;F32
南京农业大学周应恒教授承担的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农业现代化制度创新研究”成果
2014-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