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5128.2018.14.015
秦腔剧《窦娥冤》中的“清官”情结
元杂剧《窦娥冤》作为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享誉中外,后经地方戏借鉴改编更是活跃于各大舞台.著名编剧马健翎先生于1958年将元杂剧《窦娥冤》改编成为秦腔名剧,其保留了悲剧性的“三桩誓愿”,并且将张驴儿父子改为母子,将窦娥的冤魂向父亲托梦寻求昭雪的情节改成了窦天章访查大旱原因进而使得窦娥洗刷冤屈.同时,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加入了[乞讨][要账][调戏][买药][受贿][审问][降雪]等片段,使得窦娥斗争的矛头直指流氓无赖和贪官污吏,表达了剧作家的“清官”情结.然而在现代社会,“清官”情结却需要辩证看待.
秦腔剧、《窦娥冤》、清官、反思
33
J825(中国戏剧艺术)
国家社会科学秦腔经典文学剧本整理与研究15XZW038
2018-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2-96,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