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5128.2016.07.009

非遗保护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以马洒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为例

引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价值衡量后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马洒壮族村之所以成为传统文化保护区,与马洒壮民历来比较重视教育和本民族文化传承有关.在马洒文化400多年的历史中,干栏技术、手工技能、马洒侬人古乐演奏等富有特色的壮族传统文化得以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为马洒壮族村寨成为传统文化非遗保护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教育人类学者的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一定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等.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民族文化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非遗保护区、马洒壮族、传统文化、教育人类学

31

G122;I026(中国)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南沈丘回族文狮舞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2015BJY004

2016-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8-5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009-5128

61-1372/G4

31

2016,31(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