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5128.2016.03.014
论中国音乐隐喻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隐喻能力早在艺术产生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早在尼安德特时期,人类的形式化审美思维就已经逐渐形成,在中国则为山顶洞人时期.在距离我们今天一万年左右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就已经出现,而骨笛的出现,则说明我们祖先的音乐思维已经相当成熟.也就是说,当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乐器便应势而生,所以中国音乐隐喻的形成应该在骨笛发明以前.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思维和语言关系密切.就语言和思维的产生来看,思维的产生显然在前,语言只是思维的外化或者说隐喻形式而已.艺术把潜在的思维与外在的语言统一在了一起,因而这个作为思维外壳的艺术便是隐喻的.和动物相比,人有完全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人类把客观事物看作是自己某种隐喻的存在,而动物却把客观事物看作是外在于己的事物.音乐语言是人类最早的语言,音乐隐喻是人类最早的隐喻.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后期和新石器时代,人类祭祀、庆典、节日、除邪扶正、婚丧等,应该都会有音乐伴随,音乐更多地体现的是某种隐喻.音乐作为感化人、教育人、传情达意的工具,更多体现的是特定环境下的隐喻价值.
音乐隐喻、艺术隐喻思维、语言、节奏、旋律
31
J609(音乐理论)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音乐隐喻史研究2015J025
2016-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