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Gd2Te4O11亚碲酸盐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稀土Dy3+,Tb3+,Eu3+掺杂的极性Gd2Te4O11(GTO)亚碲酸盐荧光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样品的发光性能.结果显示,所制样品均为单相,呈短杆状形貌,尺寸在微米量级,热稳定性能良好.对于GTO∶Dy3+荧光粉,在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光主要位于黄绿光区,获得最强发光强度的掺杂浓度为2.5%,色坐标为(0.39,0.43);荧光衰减曲线表明GTO∶Dy3+样品发光寿命随着掺杂浓度增大逐渐减小,与Dy3+离子间的交叉弛豫有关.对于GTO∶Eu3+荧光粉,在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光主要位于红光和橙红光区,其发射强度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掺杂浓度为10%时,样品发光的色坐标为(0.62,0.38),位于橙红光区,且样品的发光寿命几乎不受掺杂浓度影响.对于GTO∶Tb3+荧光粉,随着Tb3+掺杂浓度的增大,受Tb3+离子间交叉弛豫的影响,荧光粉在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射从蓝紫区向黄绿光区转变;其中,当Tb3+浓度为0.5%时,样品表现为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33,0.35),显色指数达86.变温荧光光谱测试结果显示,上述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发光热稳定性.对三类荧光粉的内量子效率进行了测试,其中GTO∶Eu3+量子效率优于GTO∶Dy3+和GTO∶Tb3+,各样品量子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稀土亚碲酸盐、荧光粉、发光性能、热稳定性
72
TB383;O614.33;O482.31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留学归国人员创新项目;资助的课题
2023-0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29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