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3397.2019.02.013
浅论翻译中的"讹" ——从《静夜思》的英译谈起
关于林纾的翻译,钱钟书指出两种不精确翻译类型:增译引起的不精确和减译引起的不精确.本文通过对比阐释李白《静夜思》译本的三个译本,分析翻译中的"讹",认为译中之"讹"不可避免.吉尔的译本和翁显良的译本相较于许渊冲,里面的"讹"更多.然而,并非所有译之"讹"都是不可取.有些"讹"让译文表达更加地道,更加接近原文风格.因此,译者往往难以界定增减"讹"的时机.以读者为中心之理论可为解决方案之一.本文认为,译者可从不同视角翻译同样一篇文章,并且对之加以注释,从而使之适合不同人群.
讹、静夜思、以读者为中心
28
H315.9(英语)
上海电机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A1-0288-19-027-041
2019-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