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应用负压引流护理215例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除唇、腭裂之外最常见的面部畸形.据统计,国外小耳畸形患病率为(0.83~17.4)/10 000,国内约为5.18/10 000[1].目前,临床治疗小耳畸形多采用全耳再造术,临床护理及并发症干预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2].负压引流技术可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病变局部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同时可消灭死腔,使创面缩小,临床广泛应用.全耳再造的关键在于使再造耳廓形态与健耳相似,微细结构清晰,具有三维立体感[3,4],除耳软骨支架结构雕刻这一关键步骤外,保证再造耳皮瓣存活,预防和处理术区血肿形成也至关重要.经过临床实践,本研究把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全耳再造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全耳再造术、先天性小耳畸形、负压引流技术、护理
29
R322(人体形态学)
2021-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