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又称宫外孕,指受精卵在子官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多是由于输卵管管腔通畅度不佳或者周围炎症引起[1].EP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占95%).EP的临床发病率约为1%,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的不断增多,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发生EP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2].临床中,在流产或破裂前多无明显症状,也可出现腹痛、少量阴道出血等症状;破裂后以急性剧烈腹痛、阴道流血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3].EP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期待治疗.其中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创伤较大,且孕周<8周的患者一般建议采用药物保守治疗[4].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检测技术敏感性提高,为EP在临床中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进而为药物保守治疗创造有利条件,以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生理结构及生育功能[5].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保守治疗药物,在杀死胚胎组织,消除盆腔积血的基础之上,有效避免手术对机体的损害[6].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共收治EP患者78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旨在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生育功能
29
R714.22(妇产科学)
2020-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