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CT定量分析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CT定量分析在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最佳阈值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ILD共190例,选取与CT不超过1周时间的肺功能结果.分别设定不同阈值区间作为肺间质性改变并计算体积百分比,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偏相关性分析探寻与肺功能相关性最佳区间.而后运用该指标比较肺纤维合并肺气肿综合征(combined pulmonary fibrosis and emphysema,CPFE)与不含肺气肿的ILD临床特点.[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设置间质性改变阈值范围为-580~-200 HU时所得定量指标与患者肺功能关系最为密切(肺功能综合指数:r=0.6712,P<0.001;一氧化碳弥散占预计值百分比量:r=-0.5950,P<0.001).较无肺气肿的ILD而言,间质性改变程度较轻[11.4 (8.5)vs16.3(10.1)],P<0.001).肺功能方面CPFE综合征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下降更为显著[82.8(10.1)vs86.3(8.7)],P=0.002),余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设定-580~-200 HU作为间质性改变范围时与肺功能相关性最好,能更好反映间质性肺疾病生理学特点,弥补了既往报道阈值区间仅能用于无肺气肿ILD或CPFE综合征的不足,帮助实现ILD患者CT病变程度评估客观精准,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做出准确判断.CPFE患者较ILD气流受限更明显而间质性改变程度较轻.
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间质性肺疾病、定量分析
29
R445(诊断学)
2020-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