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3720.2012.03.008
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80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及免疫表型研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对80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CD20、CD79a、CD3、CD68、Bcl-2、CD10、Bcl-6、MUM-1、CD138、ALK、Ki67的表达特点.[结果]男性48人,女性32人,平均年龄58.7岁.临床病变部位以颈部(33.8%)、颌下、扁桃体和咽腭(13.8%)、肠(12.3%)、胃(10%)、腹股沟等部位为多见,少数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依部位不同而不同,首发症状以颈部无痛性包块最常见.胃肠、头面部的可发生溃疡.镜下病理学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77/80),尤其是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多见(38/80),该肿瘤细胞较大,空泡状,核仁明显.瘤细胞均广泛表达B细胞标记.[结论]恶性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应与大细胞恶性肿瘤相鉴别.
淋巴瘤、弥漫性、B细胞、病理学
21
R739.8(肿瘤学)
2012-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78-181,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