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0890.2018.03.015

游弋于自然与文化之间:云南洱海鸬鹚境遇的民俗学解读

引用
对于鸬鹚,人们存在多元认知与解释.野生鸬鹚在一些地区作为"害鸟"遭到驱除,而在其他地域,又被认为是水体环境改善的标志,而成为"益鸟".相对于此,驯养鸬鹚捕鱼作为渔民传统生计方式,在一些地区或被指定为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此时,若鸬鹚捕鱼的展演导致旅游市场乱象或造成安全隐患,则又会受到行政部门的"排斥".如此多元的认知体系,往往使得地域社会的鸬鹚与渔民处于尴尬境地.本文以云南洱海湖区的鸬鹚作为个案,聚焦于既有研究尚无关注的驯养习俗,发现白族驯养的鸬鹚超脱"捕鱼工具"范畴,而被视为是连接自然与文化交界面的特殊存在,渔民通过分类、祭祀、仪式等社会装置将鸬鹚纳入白族的自然、文化认知系统,彰显其地域特色.面对洱海湖区的驯养鸬鹚,我们需要的不是孤立强调其"自然属性"或"文化特质",而是在不影响渔业资源、不形成旅游乱象、不造成环境污染、不出现安全隐患的前提下,保障内部社会的渔民能公平、合理利用鸬鹚捕鱼以维系日常生活与文化遗产,同时,在其数量、规模、隐患、环保等层面的管理上也可借助外部社会的力量与规制.此时,鸬鹚可能会成为民众以多元视角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共生关系的良好契机.

鸬鹚、人与动物关系、民俗学

K890(风俗习惯)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民间知识视域下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中日比较研究"15PJC063;丰田财团2016年度研究助成项目"水環境の再生·保全における地域住民主体型の推進体制の構築に関する日中比較研究"D16-R-0806

2018-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3-11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化遗产

1674-0890

44-1645/G0

2018,(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