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86/j.cnki.wujss.2019.04.016
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与利率走廊
近年来,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市场利率的动态关系需要从新的视角进行分析.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我国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市场价格波动的动态时变关系发现,在区制1(2013–2014年)中,我国经济较快增长,货币调控数量特征明显,公开市场操作的流动性效应大于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作用,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对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R007)的引导效果甚微,市场利率波动较大;在区制2(2015–2017年)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M2同比增速下降,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机制与工具类型的扩展极大地提高了央行对货币市场利率区间的调控能力,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DR007)紧随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变动,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增强.另外,随着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及便利类工具(SLF、MLF等)的类型和期限日趋丰富,在短中期流动性供给量价调节的流动性管理与利率调控相结合的新模式下,我国利率走廊初步形成.
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利率走廊、货币政策、央行
72
F820(货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研究项目7166113700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1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 D013
2019-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6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