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与“好公民”:一个政治伦理难题的亚里士多德解
对于好人与好公民能否兼得这个千古政治伦理难题,亚里士多德的解答具有典范意义.他认为,在最理想、最优秀的政体中,好公民与好人都具有同样完满的德性.现实中的公民很难都成为好人,但至少可能成为一个对城邦的美好生活有所贡献的好公民.然而,在现代政治实践中,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德性很有可能变异为绝对主义政权中的臣民服从德性.这种德性要求政治共同体成员对国家权力表示绝对的认同与服从.变异的古典公民德性理论与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诉求是相悖的,使得好公民与好人出现悖谬.有必要在现代道德底线意义上重申好人的德性,从而使人们对绝对的国家权力保持怀疑和警惕,避免陷入失去道德信仰的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困境.
好人、好公民、亚里士多德、公民德性、臣民德性
67
2014-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