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语言调性——查尔斯·伯恩斯坦诗歌中的声音美学
诗歌声音与意义有密切的关系,然而长久以来,诗歌声音一直被学术研究所忽视.总体上,诗歌声音可分为"文本声音"和"表演声音"两个层面;其中,文本声音包括"外部的声音","内部的声音"和"语言的调性"三种声音.美国语言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把自己的诗歌定位为有声写作,他的回音诗学基于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一种声音美学.通过对伯恩斯坦的诗歌文本层面上的分析,可见他的诗歌的主要声音模式为"声音碎片"、"声音空白"和"声音重复",而"谐音翻译"是翻译的声音,也是声音重复的代表.总体而言,伯恩斯坦的诗歌声音有时与语义相应和,强化意义;有时与语义相悖,重构意义,形成了意义的多元和悖论.伯恩斯坦诗歌中的声音美学显示了后现代的崇高,体现了伯恩斯坦所提倡的"荒诞玄学探究"和中西思想的融合,扩容了传统诗学.
回音诗学、查尔斯·伯恩斯坦、语言诗、声音美学
43
2021-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