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拐点处别样的风景:诗歌翻译在中国新诗形成期所起的作用再探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诗是在西方诗歌的影响下产生的,胡适是中国白话新诗或自由诗的第一人,但细读历史文献,不难发现,胡适和其他诗人的白话新诗发表之前,胡适本人和其他译者所翻译的西方诗歌大多是格律诗,而不是自由诗,他们采用归化式的译法,把西方格律诗译成中国的旧诗体,因此原诗的诗体和译诗的诗体都不具备促发以自由体为特征的白话新诗的条件.而且,有证据表明,白话新诗实际上在白话自由体的诗歌翻译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此外,白话新诗产生之后,由于诗歌翻译界采用了“废律”的翻译方法,因此西方诗歌的诗体在翻译中遭到了系统性的破坏,不同的诗体都被译成了分行散文体.这些都表明,白话新诗并非是在西方诗歌的影响下发生的,相反,正是在胡适的“八不主义”思想和他白话新诗创作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诗歌翻译的传统才在白话新诗出现之后由旧诗化翻译的传统迅速转向了白话自由诗体的翻译.
诗歌翻译、中国新诗、影响
4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百年诗歌翻译的诗学谱系研究” 17JZD046
2019-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5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