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跨文化改编中的“象”与“意”
在当代的传播中,莎士比亚作品为中文语境的观众所熟悉,而汤显祖作品逐渐进入英文语境中的观众视野.分析六个改编实例可见,汤莎经典在跨文化舞台上都经历了变形,以适应对方的语境,其精妙之处可能难以传达,致使改编言不尽意,或改变本意.然而,在舞台上,直观可感的形象是阐释原作或赋予作品新视角的手段,跨文化改编版的舞台之“象”常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当言不尽意时,舞台作品可以“立象”以“尽意”,甚至“立象以生新意”. “象”与“意”的互补、带来经典作品传播中原意的损失和新意的增加,进而引向传统文本在世界舞台上如何阐释与评判的问题.对经典本意的把握和当下的跨文化流传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应超越单一标准.
莎士比亚戏剧、汤显祖戏剧、跨文化改编
41
J809;I053;I207.3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
2019-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