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的政治与“大东亚的黎明”——1938年佐藤春夫的北京之行
1938年,佐藤春夫作为《文艺春秋》特派员的北京之行具有政治意味.佐藤一行与周作人、钱稻孙等留京知识分子的晚宴意在“催化”已有些微事伪倾向的“亲日派”,却因周、钱等的“政治沉默”而感到“惨不尽欢”;然而三四年后,佐藤与保田与重郎对北京的晚宴反复忆及,乃是投机时局、相机而变的“意义追加”.佐藤到卢沟桥踏访战迹,在桥畔所作的诗歌中,他将战争责任推向中国方面,并认为日本代表了东方未来的希望,“大东亚”前景壮丽.关于在北京见到的中国女性,佐藤或对留日新女性以“流氓腔”做低俗猥谈,或对幼娼流露出居高临下的“伪善”,在战争语境下丧失了知识分子的操守与良知.关于侵华时期日本作家的在华活动、中国题材创作乃至其战争责任,中国学者应“拒绝遗忘”,且有必要做更为深入、扎实的考证与研究,而不应取张承志式的为加害国之尊者讳的学术立场.
1938年、佐藤春夫、北京、“大东亚共荣”、战争责任、拒绝遗忘
I206.6;K264;I313.07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15-03-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