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与巴赫金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学术界对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大众文化、特别是巴赫金诗学理论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自觉地把”20世纪文学创作的奇才”乔伊斯和”20世纪文学批评的奇才”巴赫金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研究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乔伊斯与巴赫金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巴赫金的文化诗学理论审视乔伊斯小说中的民间诙谐文化或大众文化因素以及复调性、对话性和狂欢化色彩,并把乔伊斯中后期小说当作巴赫金诗学理论的完美图解和有效例证.本文认为,巴赫金能丰富我们对乔伊斯的阅读和理解,乔伊斯也能丰富我们对巴赫金的阅读和理解,通过对乔伊斯小说复调性、对话性、狂欢化的研究可以发现乔伊斯的独特贡献,并检验巴赫金诗学理论体系和文本写作的某些局限和不足;乔伊斯与民间诙谐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全面考察;乔伊斯小说的狂欢化与狂欢化文学传统的比较需要进一步深入;乔伊斯的中后期美学思想与诗学思想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需要系统探索;乔伊斯的”非人格化”美学和”作家隐退”论与巴赫金的”参与”美学和”超视”说、”外位”说,乔伊斯的”混沌美学”、”梦的美学”、”淫猥美学”、喜剧美学与巴赫金的狂欢美学,乔伊斯的形式观和巴赫金的形式观,乔伊斯和巴赫金在体裁诗学方面对小说和笑文学地位的提高,也有比较研究价值.
乔伊斯、巴赫金、复调、对话性、狂欢化
I1(世界文学)
2009-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