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7519.2006.02.005
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
哥特小说由于执着于对丑陋与罪恶的书写,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放逐或背离了伦理标准,助长了人类道德的沦丧.本文以英国著名哥特小说《修道士》为例,从文学伦理学的批评视角,分析了小说中宗教伦理道德与世俗伦理道德的冲突、人性的善与恶的冲突,指出《修道士》是在人道主义伦理观照下对封建宗教伦理的批判和对人性的高扬;哥特小说特有的"审恶"与"审丑"的文学实践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功能在于把人物放到了极端的环境中,更为夸张、深入地表现了人性与道德的种种矛盾,从而使读者在惊奇与震撼之中,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哥特小说、<修道士>、伦理道德、宗教、人性
28
I1(世界文学)
2006-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