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圣贤炉冶中"——从越南北使两篇"辨夷"文再探清代东亚世界的华夷观
十七世纪中叶明清鼎革之际的"蛮夷猾夏"以及东亚周边族群中华意识的觉醒,使中国"诸夏/四裔"的传统天下秩序逐步受到同文之国的质疑和挑战.越南北使李文馥的《夷辩》与阮思僩的《辨夷说》都试图证明东亚内部的文化认同区域、政治控制疆域、制度涵盖范围皆为随时势而变的因素,只有天理(礼义)这一普遍的文明价值体系才是维系"中华"身份的根本要素,即族群的、地缘的、文化的华夷观并非一成不变、互相对立,而是依时代、空间以及立场各有侧重.本文将通过对这两篇"辨夷"文的解读揭示"周边"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悖论.
《夷辩》、《辨夷说》、中华、清代东亚世界、华夷观
K249;D8;K875.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2BSS028
2023-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7页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