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观念、宗教运动与文士书写:论犹太经典《塔纳赫》中"迦南美地"意象的生成
"迦南美地"是犹太文学与文化传统中的关键意象,在世界文学范畴中也具有重要的原型意义.犹太经典《塔纳赫》中存在大量围绕迦南美地这一意象的书写,它们与犹太宗教文化的土地、子嗣与圣约等其他核心观念密不可分.第二圣殿时期是《塔纳赫》成书的关键时期,作为犹太民族文化内核的犹太教就建立于这一历史阶段,圣殿祭司成为犹太社群的实质领导者.依附于圣殿祭司的犹太教文士运用丰富的文学技法,将本民族既存的文献底本进行编纂与整合,建构了迦南美地这一文学意象,并赋予其推广犹太教意识形态的功能.犹太教文士笔下的迦南,不再是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争端四起的险恶之地,而是神赐给亚伯拉罕正统后裔的人间乐园.正是这样的圣地意象与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为流散长达一千八百余年的犹太民族提供了极为强大的精神支撑与民族凝聚力.
《塔纳赫》、犹太教、迦南美地、文士活动
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文士文化与希伯来先知文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
2021-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21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