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理论时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形态——评布鲁姆的新作《记忆附身》
《记忆附身》是哈罗德·布鲁姆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最近三十年文学批评实践的一次集中展示.在该书中,他发现《希伯来圣经》、莎士比亚戏剧、英美浪漫主义诗歌等多种文本之间存在着共性,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观念.这一文学批评模式以“声音”“寂静”“视自我为他者”“崇高”等为核心观念,主张文学的神秘性、情感性和超越性,其最终目的是传扬自我在文学中的作用.布鲁姆的这部新著突破了他早期带有解构主义色彩的“影响-误读”理论.在当下的“后理论时代”,他重申文学中的情感、想象、超越性、崇高性,表面上看是抱残守缺,但实际上呼应了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重返人文主义和寻回文学价值的潮流.
布鲁姆、《记忆附身》、后理论时代、人文主义、崇高、自我
I0(文学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外语专项
2020-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8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