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良教授与中国早期比较文学的发展
清华大学外文系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摇篮.20世纪前二十年中外文学的频繁接触中,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的条件日益成熟.当时清华大学文学专题课有《比较文学专题》、《法国文学专题》、《近代文学专题》、《近代中国文学之西洋背景》、《近代德国戏剧》、《文学与人生》、《源氏物语》等,作家研究有拉丁作家、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但丁、歌德、近代作家海贝尔、沃尔夫、乔埃斯等.语言课有《高等英文文字学》、《英语教授法》和《翻译术》三门.①1929至1931年,新批评派领袖之一、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瑞恰慈(I.A.Richards)在清华任教,开设了《比较文学》和《文学批评》两门课程.后来清华大学教师瞿孟生(P.D.Jemeson)根据他的观点和讲稿写成了《比较文学》一书,本书主要是对英、法、德三国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作为当时比较文学的主要教材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好的倡导和推动作用.
2017-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