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德姆·刘易斯的“敌人”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作为英国本土催生的唯一现代派运动“漩涡主义”的创立者,温德姆·刘易斯在英美现代主义文艺发展史上地位特殊,影响深远.但他在一战后的文艺创作和批评实践中,却与主流现代主义分道扬镳,成为其“敌人”.这一突变发人深思,引人入胜.本文拟梳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刘易斯以“敌人”公众形象对当时主流现代主义作家作品进行无情批判的过程,特别是他与“斯泰因阵营”和“布鲁姆斯伯里小圈子”的恩怨,并从性格剖析、内外因结合说以及艺术家的使命这三个维度来探因这一“敌人”现象.这一现象业已积淀为一个文化符号,从中可以理解刘易斯研究何以会在20世纪末以来东山再起,也可以窥见现代主义文学的纷繁复杂性.
温德姆·刘易斯、“敌人”形象、文化意义、现代主义文学
I561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