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的质疑、辩护与重释
以伊格尔顿、詹姆逊、安德森和阿赫默德等为代表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把如何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置于自己批判理论中一个十分显要的位置.通过对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性质、内涵与功能的细致考辨,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质疑了旧有意义的民族主义潜藏的二元对立和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可能导致的种族主义、排外、封闭和对抗的危险,民族国家对于社会革命和人类解放而言是一个狭隘、扭曲和异化的组织形式.尽管如此,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并没有因为对民族主义的质询而彻底否定它,相反在清算民族主义的大背景下为它作了审慎的辩护,他们均肯定民族主义在结束殖民制度中曾发挥的进步作用,对于今天的解放政治而言,民族国家依然是“唯一的现实领域与解释框架”;另外,坚持民族差异性在抵抗资本主义全球文化趋同化上仍具有战略意义.在质疑和辩护的基础上,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对民族的内涵予以了多种方案的重释,主要包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伊格尔顿和阿赫默德“个别与普遍之统一的相关物”以及詹姆逊“表示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性范畴”等民族论,它们都从某个方面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论.
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民族主义、质疑、辩护、重释
G0(文化理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11ZD078;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2013YBYB26
2015-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