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往复”:艾丽丝·门罗小说《亲爱的生活》中的自我反思
艾丽丝·门罗宣布《亲爱的生活》将是她最后一部作品集.尽管她是否真的自此退休尚无定论,但我们不妨把这部作品看成作家对其创作实践与写作生涯的一个总结.本论文借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克里斯蒂娃的卑贱理论,对作品集中的故事做文本细读,着重探讨门罗对艺术创造与作者身份的思考.论文同时分析该文本与门罗早期作品之间的互文性关联.本文认为,该短篇小说集的同名作品具有强烈的自传性,门罗将它置于最后成为全书的“收尾”作品颇有深意,这一设计能使读者得以追溯门罗小说创作的源头,并更好地理解门罗对于时间和现实的开放性视角.
艾丽丝·门罗、《亲爱的生活》、对话理论、卑贱理论、自传性
I712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