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生态批评
本文详述了生态批评与后殖民批评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契合点,以及建构“后殖民生态批评”空间的必要性.除去两者对空间的共同关注外,从时间上来看,生态史与殖民史之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其次,两者对“他者”的共同强调是空间建构的理论砝码.此外,主流生态批评理论的“白色化”倾向,以及“环境非正义”现象的存在,都使后殖民视角的融入成为生态批评发展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后殖民批评也需要一个“被绿色”的过程,因为任何关于后殖民批评的研究都无法拒绝对环境文本的建构与分析.可见,在见证民族融合和生态融合的“全球化”语境中,“后殖民生态批评”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并在中国具有一定的“本土化”前景.
后殖民生态批评、生态批评、后殖民批评、全球化
G0(文化理论)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52036
2013-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