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5529.2007.04.001
现代交往与感知模式的转换——论E.T.A.霍夫曼的小说《表哥的角窗》
本文尝试以19世纪初期德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期及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逐渐形成为语境,探讨德国后期浪漫派作家E.T.A.霍夫曼的小说<表哥的角窗>对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文字交往模式中感知、想象、阐释间的关系问题所做的反思.文字的普及导致了身体在交往中的缺失,城市空间的扩大导致了匿名化的加剧,感知体系经历进一步分化,压缩到了纯视觉感知层面,声音、听觉的退位导致了幻想的丰富,加剧了符号化的进程,阐释成为建构"真实"的重要手段.
交往模式、感知、幻想、空间、符号化、阐释、城市、文字、霍夫曼
I516
2007-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