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4288.2006.03.003
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
为政之要,重在得人.中国古代选官的主导方式,大体上经历了战国时代的"客卿制"、两汉的"察举"与"征辟"、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四个发展阶段."客卿制"注重实践性,但缺乏必要的教育程序,具有较为原始的色彩;"察举"与"征辟"虽标榜"用人唯贤",但由于搀杂了私人关系与感情色彩,容易发生不公平现象,缺乏合理化的有效保障;"九品中正制"具有强烈的特殊主义与感情色彩,是典型的"任人唯亲";"科举制"在贯彻公平原则上较为彻底,体现了择优录取、一视同仁的合理化原则,有利于考选人才,对于维护中央集权,促使社会构成变动,有更深层的作用.
客卿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6
K2(中国史)
2006-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