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与教化——北大"歌谣运动"重探兼及民歌的现代转型
民国初年的北大"歌谣运动"上承明清杨慎、吴淇等人的风谣搜集,下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主导的民歌运动.贯穿始终的是中国乐教传统抒情与教化的辩证关系.刘半农、周作人和顾颉刚等人刻意高扬歌谣的抒情特质,顺应"五四"新文化运动张扬普通人个性、抵抗所谓"上层"文化的时代主潮,从而发现了以"歌"为重的"歌谣".但是,在抗战的背景下,古代风谣美刺君王政治的教化功能逐渐复苏,最终被共产党人以"革命"之名延续下去,进而发现了政治性的"民歌".抒情与教化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歌谣的现代转型与民歌的历史承续,更为重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至中国文艺的现代嬗变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文化运动、顾颉刚、中国共产党人、周作人、抒情特质、民国初年、政治性、民歌运动、辩证关系
I206.6;K25;D231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ZWC001
2023-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77-90